关于压力(1):理想和现实,你选哪个?

发布时间:2021年05月07日 12:46
现在有两种生活,你更想要哪一种?


第一种,是「理想」的生活。没有压力,没有烦恼,你会一辈子安安稳稳,风平浪静,但你不能去做任何「不安分」的事情,只能按着既定的路径走。


另一种,则是「现实」的生活。可能有压力,可能有焦虑,可能会遇到难以解决、需要殚精极虑的问题,但同时也能享受到惊喜、成就感和愉悦感。


实际上,这两种生活,其实也就对应着两种不同的取向:第一种是幸福,而第二种,是快乐。


可能有朋友会问:幸福跟快乐难道不是同一个东西吗?为什么一个人能够不快乐、但是很幸福?


因为它们的确不是同一个东西。


心理学上,对幸福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,叫做主观幸福感(Subject Well-being),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。如何衡量呢?一个简单的公式是: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= 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+ 更少的消极情绪 + 更多的积极情绪。


这里面,「更多的积极情绪」,我们就可以把它大体理解为「快乐」。它的本质就是:通过付出努力,刺激多巴胺分泌,激活奖赏回路,从而使大脑获取「奖赏」。


也就是说,没有压力、生活安稳的人,他们普遍会有相当高的生活满意度,以及很低的负面情绪和积极情绪,因此他们的生活状态,更多的是「平静」。他们从平静中获得幸福,而不是快乐。


那么,有没有可能只要积极情绪,不要消极情绪呢??很遗憾,这很难。


为什么呢?因为多巴胺的分泌有一个非常核心的特征,叫做「奖赏误差效应」(Schultz et al., 1997):决定奖赏强度的,并不是行为的收益本身,而是「预期的收益」跟「实际的收益」之差。


举个例子:你遇到一个难题,心想「坏了,这次也许要搞砸了」,但你不放弃,而是顶着压力行动,最终把问题解决了。那么当问题被解决的时候,你就会感受到巨大的快乐和愉悦感。


为什么呢?因为当你感到压力时,你对未来是存在一个悲观的预期的,那么假定其收益为-10。当你把问题解决了,带来 10 的正向收益。那么最终你得到的奖赏就是 10 减去 -10,得到20,因此你会有更强的愉悦感。


所以,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:积极情绪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消极情绪。正是因为压力和阴影的存在,快乐才会显得更加弥足珍贵。


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急性压力,它实质上是什么呢?是为你的快乐,提供了一个良好的「基线」


如果没有压力,我们的生活其实是波澜不惊的:它或许很平稳,但缺少起伏。反之,有了急性压力,我们才能为积极情绪构造「对比」。我们的快乐也才具备了意义。

那么,这两种生活,你更想要哪一种?


copyright(C)2016 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工作处-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版权所有
电话:0851-88510436     技术支持:弈趣云创